天天影视

天天影视为您提供电视剧分集剧情介绍,是您看剧情的必备网站

了解自己,从MBTI性格测试开始
点击免费测试
首页 > 电视剧 >

国货凭什么只配论斤卖?

近期李佳琦事件引发全网热议,风暴过后,李佳琦直播间已恢复往常,影响基本告一段落。而在社交媒体上,老国货品牌的营销狂欢还在继续。

最早,蜂花火速在抖音直播间上线79元的洗护用品套装,称“重量五斤半”,同时发布了“79元能在蜂花这里买到什么”以及同样计算产品每克单价的视频,把花西子和李佳琦的热度“吃干抹净”。

飞瓜数据显示,近30天,蜂花抖音直播场均观看人数200万,而近7天提升到了1000万,流量增长了超过5倍,最高观看人数也接近4000万。看到了巨大的流量倾斜,鸿星尔克、莲花等品牌也纷纷加入营销整活的队伍。

老国货品牌“落井下石”,收获流量的同时也面临巨大争议。有行业人士直言,这种论斤卖的营销话术几乎是“整个行业的倒退”,会让消费者更加看轻国货。

另一位从业者表示,洗发水、护发素是洗护用品,以斤数对比眉笔、眼影等美妆产品,本身就是偷换概念,极大程度上是混肴了“标准”。

事实上,同类型的产品而言,就算以克数计算单价,国际大牌依然远高于国货品牌。

现在,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测评国货产品的内容,而重量竟是唯一标准。对此,很多国货品牌都表示了担忧。“只一味比价格,完全不讲产品质量,这对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。”

难道国货真的只配论斤卖吗?这个争议背后,其实是国货品牌长期面临的困境。

一直以来,国际大牌的品牌溢价要远远高于国货,毛利也更高。因此,这些国际大牌有更多预算投入到品牌营销中,让消费者更愿意为其营造的“身份认同”买单,由此形成正向循环。

相比之下,国货品牌处于低价竞争中,不仅利润低,也限制了技术攻克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投入。

像买菜一样论斤买国货,本质是“原材料”逻辑。这种逻辑下,行业很容易陷入“拼财力、压成本”的怪圈。

过去,价格战是国货品牌难以摆脱的宿命。由于同质化严重,行业只能不断压低上游成本做低价竞争。

而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产品创新,典型的例子是从保湿护肤赛道中脱颖而出的功能型护肤赛道,比拼的是产品功效。

国货美妆一直面临“卡脖子”问题,行业话语权长期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。原料研发、工艺创新和检测评价技术,是制约国货竞争力提升的三大难题。

一位美妆护肤品牌创始人表示,国货品牌需要保持合理的溢价,然后投入到研发中,拼科技、拼产品,这样才会推动行业不断进步。

“国货品牌不能永远被困在低价竞争里。如果只有‘贱卖’消费者才愿意买,那么中国永远出不了自己的海蓝之谜。”

近年来,越来越多年轻创业者进入行业,他们立志于中国品牌升级,要改变“中国制造”低质低价的旧形象。由此,国货美妆品牌也开始逐渐探索上行之路。

事实上,国货品牌的研发费用率正在逐年上升。有媒体统计,今年上半年,国货美妆上市公司持续增强科研投入,十家集团/公司的研发投入全员同比增加,总计投入7.43亿元。

而论斤卖的言论,会在很大程度上抹杀国货品牌们的努力。对很多真正追求品质和工艺的国产品牌来说,它们现在被迫戴上了一幅道德枷锁。

一位美妆行业分析师指出,蹭热点带来的营销盛宴,热度只是昙花一现,对于品牌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太多好处。这一波蹭来的“流量大潮”过去之后,品牌要如何留下消费者?

此前,在破产传闻中为河南水灾捐款的鸿星尔克,也曾获得网友的“野性消费”支持。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,据媒体报道,2021年10月4日-31日,鸿星尔克官方抖音直播间一度涨粉6.6万,但同时掉粉43万。

国货品牌想要实现突围,不能只靠营销。热点事件只能带来短期的流量,想要获得长期的发展,还是要扎实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中。

相关文章推荐

清华-用友数智化领导力项目,开拓全格局宏观视野 我曾是互联网行业总监,遭受了离婚和创业失败后,当了全职奶爸 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出炉,瑞士位居榜首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的认知 16场大学生就创活动“职”等你来! 伟大投资的三个特点 还是决定去华为了! 创业者必看!选择餐饮加盟项目的五大秘诀大公开! 北大教授张海霞:国产芯片最缺的不是设计人才,是有“大国工匠”精神的加工人才 比别人多一点执着,你就会创造奇迹 Meta高管放弃82万美元年薪,离职创业!21年拿到全美TOP 1%收入,自称原因是运气好 餐饮加盟: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开卤粉店一月能赚多少钱,三分钟了解本篇内容[行业详情] MBA毕业薪资行情,如何利用MBA实现收入翻倍? 小学毕业,把23人小厂做到市值2500亿,他是中国最低调富豪! 内蒙穷小子摆摊创业,二十年狂赚25亿,为何人到中年竟绝望自焚? 2023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 5个“金奖”项目各获1200万元支持 孟羽童格力月薪1万,兼职月入20万,是否应该离职? 我小店里的日常爆单豢下雨天一点也不闲 深圳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开园 生活中,真正聪明的人身上都有这几种表现 回乡后,漳浦青年用十年逆袭 忙碌中的思索:孤独中的成长 夹缝求生,跨境公司选择搬进“老破小” 人大女硕士32岁失业,被逼无奈卖鸭蛋,没想到逆风翻盘、年入千万 39岁从外企裸辞,2次创业失败之后,我终于创造出了想要的工作 创新创业·筑梦泉城|匈牙利团队:看好济南发展机遇寻求合作机会 熬不过去了,该怎么办? 有一种人,年过五十,还负债累累,晚年生活担忧 抓住今秋的尾巴,赴一场“职”面未来的“约会”